我是小小男子漢— 解析寶寶性別意識敏感期

  媽媽總說我是小小男子漢,不能哭、不能玩洋娃娃..可是媽媽,你知道嗎?就是這些限制,讓我不能自由地探索自己的身體和性別,建立起正確的性別意識。

  1     2個月的軒軒 很疑惑
  我1歲了,不但能爬得飛快,走路也很穩(wěn)當了,可以自由行動、自主玩耍,可是還有一些事情我搞不太清楚,有時還會覺得很委屈!
  摔倒不能哭
  我本來就好奇心強,調皮好動,現在會走路了,每天都像有使不完的勁兒似的東跑西跑、橫沖直撞,媽媽在后面直喊慢點慢點,媽媽一喊我跑得就更快了,我就是讓媽媽抓不著。哎喲,沒想到腳下一個小石子讓我摔了個大馬趴,嗚嗚,好疼??!
  可是媽媽沒有像以前那樣跑過來抱起我,而是讓我自己爬起來,還說我現在長大了,是個小小男子漢,要勇敢不能哭。嗚嗚,我才不當什么男子漢,摔倒好疼啊,我就是想哭!媽媽快來抱抱我,親親我吧。
  不讓我碰“小雞雞”
  我愛探索周圍的一切,每天都有新鮮的東西吸引我的注意。最近這幾天我就被我的“小雞雞”吸引住了??擅看挝矣檬秩ッ业?ldquo;小雞雞”,媽媽就會輕輕拉開我的手,奶奶呢,還會做出“羞羞寶寶”的樣子;爸爸最過分了,他會輕輕地打我的小手。哼,爸爸真壞!不過他們越是這樣,我越是好奇,越忍不住去摸它呢。我只是想知道“小雞雞”到底是什么?是用來做什么的呢?
  愛心提醒: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性別觀 
  嬰兒在出生的時候就是有性別的,但是他們的行為是不受性別意識支配的,當嬰兒開始探索周圍環(huán)境時,他們對自己的身體是包括在這種探索中的。這種探索是健康的,家長不要干擾寶寶的探索。寶寶對自己身體器官的探索以及通過和別人的交往,逐漸建立了自我意識和對性別的理解。
  所以, 不要覺得“害羞”,這對寶寶非常有益。
  家長不要干擾寶寶對自己性別的探索
  當軒軒開始探索自己身體的時候,媽媽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性別觀,比如可以告訴軒軒這是“小雞雞,是寶寶用來尿尿的”。
  編后:不要干擾寶寶對自己身體的探索
  性別意識是寶寶形成自我意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性別認同是寶寶從出生就開始的學習過程。寶寶通過各種方式來積極地探索并認識自己的身體器官,而且一生都在持續(xù)地學習。所以家長不要干擾孩子對自己身體的探索,不要讓孩子以為他的探索是“羞恥”的。

  2     5個月的大志 分不清
  
現在媽媽常常告訴我并讓我記住“我是一個小男孩”,并希望我在親子課的自我介紹中告訴大家,而且媽媽總說:“大志是個小男孩,不能哭。”為什么男孩就不能哭呢?真是搞不明白。
  不玩洋娃娃
  那天媽媽帶我去珍珍家玩,呵呵,她家玩具可真多,汽車、積木、拼圖我都玩不過來了。咦,這還有一個洋娃娃呢,大大的眼睛還會眨啊眨,還會唱歌扭屁股,真可愛??!一個下午我都抱著這個小洋娃娃玩,逗她眨眼睛,還學著她的樣子扭啊扭,媽媽和阿姨都給逗樂了。她們還笑著問說:“大志是男孩子,怎么像小姑娘似的也喜歡洋娃娃呢!”哼,我可不管這么多,我就是喜歡這個洋娃娃,我大聲地說:“我要給洋娃娃當媽媽。”沒想到,大家笑得更厲害啦。媽媽還笑話我沒出息,把洋娃娃拿走啦,塞了一輛小汽車到我手里。嗚嗚,我不要玩小汽車,我要洋娃娃。
  誰能生寶寶
  那天在小區(qū)里跟小朋友一起玩過家家的游戲,我和玲玲都想當娃娃的媽媽。玲玲不讓我當媽媽,還大聲地對我說:“只有女孩子才會生寶寶當媽媽,你是男孩子,你不能生寶寶的!”哼,才不是呢。這個玲玲真是不講理,我也大聲回答:“我也會生寶寶!”玲玲小臉漲得紅紅地大聲說:“我是媽媽生的,不是爸爸生的,爸爸是男的,不能生寶寶的,男孩子都是不能生寶寶的!”
  最后媽媽走過來,也沒問怎么回事,就對我說:“玲玲是女孩,你是男孩,你要讓著玲玲。”我委屈地大哭起來,當男孩不好,我不要當男孩啦。
  愛心提醒:不要用自己的性別觀念去干涉孩子的選擇和行為
  當孩子產生一定的性別意識后,媽媽可以和寶寶做一些游戲(如過家家)并引導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媽媽可以先讓寶寶自己挑角色:“你是當爸爸還是媽媽?”在寶寶的扮演過程中,盡量先觀察寶寶針對自己扮演的角色是否能把握性別特征,適當的時候可以提示寶寶他可以做的事情。
  無論寶寶要求做什么,媽媽不要用自己成人的性別觀念去干涉孩子的選擇和行為,讓寶寶自己選擇。
  編后:促使孩子對性別形成健康和平衡的態(tài)度
  父母不要限制寶寶對性別最初那種開放和靈活的態(tài)度,要打破僵硬的性別界限,促使孩子對性別形成健康的態(tài)度。比如,男孩子在學習照顧寶寶的過程中,他會把女性的細心和同情心融入游戲,這樣的做法會引導寶寶成為更完整的人。
  媽媽不要用自己成人的性別觀念去干涉孩子的選擇和行為,讓寶寶自己選擇。
  媽媽可以引導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加深孩子對自己性別的理解.

   3     7個月的豆豆 想結婚
  
那天媽媽帶我去參加一個婚禮,婚禮真熱鬧,還有很多好吃的。我趕緊問媽媽:“我長大是不是也可以結婚?。?rdquo;媽媽笑著說:“當然啦!”可是我跟誰結婚呢,這真是個嚴肅的問題,我得好好考慮!
  和媽媽結婚
  “媽媽,我最喜歡你啦,等我長大了,我們一起結婚好不好?”我滿心期待地向媽媽“求婚”,可是沒想到媽媽卻笑著搖頭說:“不行,媽媽已經和爸爸結婚了,不能再和豆豆結婚。”啊,媽媽結婚為什么不等我呢?“那等我長大了,我和媽媽還有爸爸我們三個人一起結婚好不好?”我想這次捎上爸爸一起,媽媽總該答應了吧!可是媽媽還是笑著搖頭,這可怎么辦啊,難道還得捎著爺爺、奶奶一起嗎?
  可以重新選擇
  媽媽看我很苦惱的樣子,就說:“豆豆還有很長時間才會長大,長大了自然就會和誰結婚了。”哼,媽媽一遇到解釋不了的問題,就會這樣說。這可不能讓我滿意,我要等到上幼兒園時去問小程老師,她一定會告訴我。
  小程老師聽了我的問題,就給我詳細地解釋說:“豆豆是個小男生,長大以后要和一個喜歡豆豆的,同時豆豆也喜歡的小女生結婚。”呵呵,這下我明白了,原來我得找一個喜歡的小女生地結婚??!找誰呢?對了,瑩瑩對我最好了,每次我去她家,她都會拿出好多玩具跟我一起玩,還給我許多好吃的,也不會像玲玲那樣總和我搶東西,那我就和瑩瑩結婚吧!
  我跑過去跟瑩瑩說:“瑩瑩,我要和你結婚。”沒想到瑩瑩想了一會兒,用力搖搖頭?,摤摼芙^了我,我一下子就哭出來:“我就是要和你結婚。”這時小程老師走過來,問我:“你是不是很愛瑩瑩,很喜歡她?”我點點頭,小程老師接著說:“可是喜歡是兩個人的事,她不喜歡你,老師認為你可以重新選擇。”對啊,我可以重新選擇,那我去問問玲玲好啦。
  愛心提醒:正確引導孩子探索情感世界
  當經歷過生命之初幾年的成長之后,兒童的自我意識逐漸產生,性別意識也逐漸增強,在3.4歲,孩子會對自己的父母產生一種強烈的好感,這種好感其實是兒童對異性的最初認但是,孩子在這個時期,還不能在生理上對性別有清楚的概念。像豆豆會說跟媽媽結婚,甚至有的女孩也會說跟媽媽結婚。
  媽媽千萬不要把這些當成是孩子無知的表現,一笑了之,這是孩子們已經開始探索人類情感世界的表現。媽媽首先不要回避,正確回答孩子的問題。當孩子投入感情去實踐時,媽媽應該和孩子共同討論,建立正確的概念。比如讓孩子知道可以重新選擇,這都是很重要的。
  最早孩子要和父母結婚,之后會“愛上”一個自己喜歡的伙伴,這實際上是孩子對性別所產生的一個認識。
  媽媽要試著引導孩子理解最基本的婚姻要素
  編后:對性別的認識引發(fā)婚姻敏感期
  最早孩子要和父母結婚,之后會“愛上”一個自己喜歡的伙伴,這實際上是孩子對性別所產生的一個認識。這一時期孩子只要理解最基本的婚姻要素就可以了,比如,要和你喜歡的,他也喜歡你的異性結婚,不能和有血緣關系的的婚姻關系。

育兒網廣播

《心理育兒》雜志介紹

針對0-6歲兒童成長中的各類心理、行為、情感等方面的問題,給出專業(yè)見解與指導;從中醫(yī)學的角度關注寶寶的身體健康,依據中醫(yī)理論對孩子進行日常養(yǎng)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