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當中,總有那么幾個媽媽每次碰面都讓你不爽!也許她喜歡對你指手畫腳,也許她總是忍不住顯擺孩子……面對這樣的媽媽朋友,我們最簡單的姿態(tài)是轉身離開。但或許,我們還有別的選擇。
文/伍娜
“縱容無度”型
我身邊有這么一個“老好人”媽媽。她家孩子做什么,她都打著“給孩子自由”的旗號,不管不問。比如她兒子不停搶我女兒的東西,她只說一句“干嗎又搶依依的東西”就結束了,根本不采取實質上的行動阻止他。還有她兒子霸著公共場所的玩具,別的小孩想玩他不給,她也由著兒子。有時候,真是讓人看不下去。 —依依媽媽
她的“情有可原”:一味縱容孩子不當行為的媽媽,其實在內(nèi)心深處有一種深深的恐懼和對孩子的不信任。在一些基本的社交規(guī)范面前,如果媽媽選擇后退,不對孩子做任何要求,一來說明,她根本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遵守最基本的行為規(guī)范,她打心底認為自己的孩子是“不行的”。二來,她同樣不信任自己,如果孩子面對規(guī)則出現(xiàn)劇烈反抗,導致令人難堪的局面,她不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這種結果。
應對策略:誰都不喜歡別人插手管自己的孩子,所以,只要對方的行為不危害到自己的孩子,或者其他毫無反抗能力的小朋友,我們只能選擇袖手旁觀。但如果我們孩子的正當權益被侵犯,而我們卻不出手制止,那么我們也就沒有立場責怪對方了。保護自己的孩子,讓他感覺安全,是我們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的責任。
“炫耀孩子”型
“快看,這是我家寶貝昨天晚上畫的,我都不知道他這么豐富的想象力是哪兒來的!”“這次回老家,我兒子明顯比其他孩子會玩兒,一去那兒就當上了孩子王。”嗯!我知道您愛您家兒子,我也很愛我的閨女,驕傲不比你少,但曬孩子、曬驕傲總得有個度啊。說白了,誰愛總聽別人家孩子多聰明、多優(yōu)秀啊。 —魏魏
她的“情有可原”:除了缺乏對人性的基本常識,通常來說,自我價值感越低的媽媽,越喜歡“秀”孩子。所以,這幾乎是一位媽媽對自己是否有足夠認可的試金石。另外,如果仔細觀察,你還會有個有趣的發(fā)現(xiàn):越是自己不足的地方,越是喜歡在孩子身上得到炫耀的機會。一個越是討厭自己內(nèi)向個性的媽媽,越是抓住孩子的一點外向傾向不放。越是自己膽小的媽媽,越愛夸張炫耀孩子的某次“壯舉”。越是對自己目前狀況不滿意的媽媽,越喜歡在別人面前塑造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所以,你每一次看到的“炫耀”,本質上不過是一種虛弱。
應對策略:難道她內(nèi)在的虛弱還不足以安撫你的心嗎?好吧,這是有那么一點阿Q的精神,但這的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炫耀之所以讓人心生厭煩,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討厭對方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討厭她自己可能都沒有察覺的“我的孩子比較優(yōu)秀”“我的養(yǎng)育比較成功”的潛臺詞。如果我們洞察到,這些表象映射的不過是她虛弱的內(nèi)心,她的“討厭”是不是已經(jīng)減少很多?至于應對,很簡單,如果真的不喜歡,就不要報以對方期待的熱情附和,長久下來那份炫耀的熱情總會褪去。
“熱衷比較”型
好不容易跟老同學琳聚個會,我最害怕的就是她總拿兩家的小姑娘做比較,唉,誰讓她倆差不多大呢。“你瞧瞧我閨女多淘氣,跟個小子似的,你閨女多文靜啊。”“喲,雯雯不會唱這歌啊,來,閨女,你給阿姨和雯雯唱一個。”……我知道她也不是成心的,所以我總跟自己說別在意,但說實話,心里還是忍不住的惱呀。 —雯雯媽
她的“情有可原”:我們這代人最悲催的遭遇之一是,總被拿來比來比去,“你看誰誰家的誰怎么就……”是我們最常聽到的嘮叨。雖然等到我們成為父母之后,對這種行為有一定的覺悟,但從行為上徹底根除恐怕還有點困難。如果再深一步探究我們自己的內(nèi)心,難道就真的沒有一點比較的心態(tài)嗎?都說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相互的,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當對方比較的是我們毫不在意的東西,比如你閨女指甲短,我閨女指甲長這種事,你還會那么放在心上,甚至引起我們的強烈反感嗎?
應對策略:最根本的,只有當我們把自己修煉到,即使在心里都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做比較,才能真正讓別人的比較在我們這里無法產(chǎn)生任何“化學反應”。
“指手畫腳”型
我們家隔壁的某媽,人倒是挺好的,性格也開朗,就是每次聊天不超過十句話,她就會開始評價妞妞和我這個當媽的。有時候是冷不丁的一句:“喲!妞妞就穿兩條褲子啊,也太單薄了吧!”有時候則是哩哩啰啰一長串:“你干嗎這么早斷奶啊!你沒看現(xiàn)在都建議多讓孩子喝母乳嗎?現(xiàn)在奶粉多危險啊,你還敢給孩子吃。不光是食品安全的問題,都說吃母乳長大的孩子安全感更好,現(xiàn)在你缺了將來得花多長時間補啊。6個月你就斷了,真是太早了。孩子多可憐啊!”這話聽得我煩透了,難道我有那么無知,你說的這些我都不知道?!可我家的現(xiàn)實情況,你知道嗎?再說,我養(yǎng)我的孩子,想喂多久就喂多久,你管得著嗎! —妞妞媽
她的“情有可原”:如今在意育兒這事的媽媽越來越多,尤其是知識層次較高的媽媽,再加上獲取資訊的便捷程度,讓每個媽媽都有機會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修煉成半個專家。最可怕的是,我們常以專家姿態(tài)自居。因此,過去習慣聽到上一輩來指指點點的狀況,已經(jīng)變成同輩媽媽之間也可能出現(xiàn)“互相指點”的現(xiàn)象。越是在意養(yǎng)育孩子這件事的媽媽,越容易覺得自己在每件事情上都有經(jīng)過深思熟慮、并值得推薦給別人的好建議。
應對策略:如果你認為除了“愛指點別人”這點,對方總體上還是一個值得交往的媽媽,那么你長時間的“呵呵”“是啊”之類的忍耐,總有一天會讓你厭惡這種關系。在有解釋余地的事情上,我們用一兩句解釋一下我們的立場,或者解釋不清的直接告訴對方我們自己的決定,只要我們的態(tài)度不過分,對方也不是“極品”,她一定會慢慢有所收斂。最怕的是,我們心里不認同,嘴上卻敷衍說“是”,人家沒準兒還誤以為你很高興從她那兒有所收獲呢!其實,只要我們各自劃好各自的界限,哪怕是理念不同的媽媽同樣可以相處得來。
內(nèi)容來源:《我和寶貝》雜志
欲了解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我和寶貝》雜志2014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