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的結果,“主科”小學男教師的職業(yè)認同和“副科”小學男教師沒有顯著差異,但是在工作環(huán)境、工作報酬、學校管理維度方面“主科”小學男教師的職業(yè)認同感要高于“副科”小學男教師。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主科”“副科”之分理應是不恰當也不應該的,但實際情況卻與素質教育理想相背離,迫于升學壓力,社會、家長的壓力,更多的學校還是打著素質教育的旗號,行應試教育之實。在社會意識中,尤其表現在知識界,還有這樣一種思維定勢,即判斷某學科的價值,并不是以該學科的對象、功能、性質來確定,而是機械地強調該學科行為在實施過程中的具體方法和表現形式。特別在當今應試教育還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功利主義傾向在所難免,其結果是將學科人為地分成等級。顯然,“等級高”的學科群體,其社會認可值就會明顯高于“低等級”的學科群體。于是主科(如語文、數學、英語)領導潮流,副科(如思品、體育、音樂、美術)稍遜風騷,其他(如科技、勞技等)聲色暗淡。在學校管理層面,更多的優(yōu)惠政策向“主科”老師傾斜,無論城鄉(xiāng),終日忙碌于“副科”的小學男教師們在工作中缺乏成就感。再加上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小學很少考慮到“副科”老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在各種評比中,“副科”老師往往成為被榮譽遺忘的角落。而對于學生和家長來說,這些可學可不學學科的老師更是無足重輕。盡管“副科”男教師在環(huán)境、報酬和管理方面的認同要低于“主科”男教師,但是相對來說他們比“主科”老師的競爭壓力要小得多,也比較“自山”,和“主科”男教師相比在總體職業(yè)認同方面并沒有顯著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