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約有一半時間是在住宅中度過的,住宅建筑時,首先應考慮到保護人體健康的要求。
居室通風性能要好,保證室內空氣流通、新鮮。如果通風不良,則室內空氣污濁,加上人在室內的居住,使空氣中二氧化碳量增多,氧氣減少,病菌含量大大增加,一旦家中有人患流行性感冒等傳染病,極容易造成傳染蔓延。通風,一般是靠開窗來實現的,若是不能“四邊皆窗戶”,至少也得有前后窗戶,才能使空氣對流。一般情況下,窗戶都要打開,發(fā)揮其通風換氣的作用。狂風暴雨時窗戶暫時關上,風停雨止之后便要及時打開。冬季氣候寒冷,很多人不愿開窗戶,這是冬季呼吸道疾病發(fā)病率高的原因之一。從衛(wèi)生的要求出發(fā),冬季開窗通風,至少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鐘,或者關閉大窗,留下一個小的氣窗通風。
居室必須有合理的采光和照明。光線暗淡,會使人精神不振,心情壓抑,讀書學習更會損傷視力。白天采光主要靠窗戶,《老老恒言》提出要做到“紅日滿窗”、“明暗適宜”,現代建筑的窗戶一般都比較大,就是為了采光的需要。窗戶的位置最好能使室內接受到更多的陽光,居室接受到日照的時間,在冬日不應少于2~3小時。晚間室內采用燈光照明,一般可安裝一只40瓦的熒光燈,如需讀書看報,寫字臺上再裝上一只15~30瓦的臺燈。休息睡眠時,室內光線要偏暗,可在窗戶上裝窗簾,沿街窗戶掛上較厚的深色窗簾,兼有遮光和降低噪音的作用。
在選用建房材料,確定房屋朝向,墻壁、房頂規(guī)格,門窗設計,室內建置時,都要考慮到房屋的保暖及防熱功能,就是盡量做到冬暖夏涼。墻壁、房頂隔熱性能強,門、窗通風性能好,是保持室內免受酷暑、嚴寒影響的基本要求。理想的室溫應保持在16~24℃,夏季可略高一些,最好能控制在30℃或32℃之內。相對濕度過高或過低也不適宜,以50-60%為最好,冬季不低于35%,夏季不高于70%,過分干燥或潮濕都是會影響健康的。夏季還可通過安裝電扇、空調等降低室溫;冬季還可通過火爐、火炕、暖氣等提高室溫。室內干燥可定期灑水。室內防潮則需選擇干燥地基,墊高宅基,保持通風等,潮濕地區(qū)在室內地面磚下鋪上一層蜆殼,可以保持地面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