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誠開放,意味著孩子在家長面前坦白、自如,無須掩飾,家長也能夠坦率地告訴孩子自己的意圖和感受。這樣的氛圍中,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能夠自如地展示自己的本色,卸去不必要的心理包袱,有利于大家的心理健康。隨著感情和思想的交換自然流淌,父母與孩子的關系也更容易親密融洽。
要讓孩子感受到寬松的氛圍,需要家長允許孩子無拘無束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對孩子的尊重是根本。這種尊重不是家長屈尊俯就的迎合,而是對孩子生活價值的真正確認。重視孩子所描述的每一件小事,欣賞他的奇思怪想,給他的笑話捧場,為他的發(fā)現歡呼。別用“胡扯”、“少插嘴”、“別說廢話”等打斷孩子興高采烈的發(fā)言。如果你的確對孩子的一切感興趣,孩子沒有理由不向你說心里話。如果你在聽孩子說話時老走神,孩子就不會再開口來面對你的敷衍。
交流應該是雙向互動的,如果沒有互相傾聽和回饋,那就只是兩個人的獨白,不是交流,更不可能因此加深理解,結成紐帶。如果家長把聽孩子說話當作向孩子灌輸大道理的鋪墊,孩子會很快察覺你的“動機不純”。如果家長把孩子所透露的秘密,日后當作“話把”來批評孩子,孩子也不會再把你當朋友。
玲玲上高中以后,和媽媽的交流越來越少。媽媽打算改變這種狀態(tài),她開始每個星期抽兩個時間段和女兒談談心。玲玲很興奮地告訴媽媽學校里的趣事,談影視偶像,媽媽雖然對那些“小孩子”的事不屑一顧,但還是耐著性子聽著。等到玲玲說完,媽媽再給玲玲提些建議和意見。幾次以后,玲玲和媽媽的談話越來越短,有一天,當媽媽又讓玲玲談談學校的故事時,她對媽媽說:“行了,媽媽,其實您也不是真想聽我的事兒。您還是直說吧,今天又有什么教導,別繞彎子了。”
與孩子交流,不見得非得排在日程表上,一周幾次,一次多少分鐘,像吃藥似的刻板、無趣。真正樂意與孩子交談的家長隨時都能跟孩子搭上茬,談話自然地開始,輕松地進行,愉快地結束,整個過程無論對孩子還是家長都是一種享受。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怎會不向你敞開心扉?養(yǎng)成交流的習慣,使談話像喝茶一樣隨意、舒暢,親子之間的感情才能更加交融。
12歲的文達看電視的時候不經意地告訴爸爸,他和幾個同學去城郊“探險”,發(fā)現了一個特別有趣的地方。“哦?”爸爸放下手中的雜志,“在哪兒?怎么個有趣法?”文達來勁兒了,眉飛色舞地描述:“那地方有山有水,還能釣魚呢。什么時候我?guī)闳タ纯础?rdquo;“那好啊。”爸爸真的抽了個時間跟兒子去看了看。那里雖不像兒子說的那樣好,但確實幽靜。后來,城郊的這個角落成了父子倆經常散心、釣魚、談心的地方。
遇到難以公開交談的話題,或因為時空阻隔,家長和孩子還可以采取紙筆交流的方式。寫信、留條、發(fā)短信或發(fā)電子郵件都是不錯的選擇。當涉及孩子的敏感話題,如性、戀愛,或家長的難言之隱,如父母的感情糾葛,紙筆交流可以避免面對面談話的尷尬,也可以防止談話中因雙方的情緒變化引起的爭吵。紙筆交流還可以談得更透徹,因為落在紙上的話一般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喬醫(yī)生有一個比她小18歲的繼女蓉蓉。她剛結婚那會兒,剛上初中的蓉蓉落落寡歡,雖然沒有表現出強烈的敵對情緒,但始終跟喬醫(yī)生保持距離。喬醫(yī)生很為蓉蓉的憂郁情緒擔心,她對蓉蓉關心備至,卻很難打破孩子的沉默。喬醫(yī)生準備了一本名叫“愛心”的筆記本,她拿起筆,在第一頁上給孩子寫了一段話:“親愛的蓉蓉,我非常喜歡你。雖然我永遠不能替代你的親身母親,但我希望像她一樣關心你,愛護你。你愿意讓我了解你嗎?在你學習累的時候,在你有高興的事想與人分享的時候,在你遇到煩惱想向人傾訴的時候,我會非常愿意聽你訴說。當然,我也同樣會告訴你許多關于我的事。”蓉蓉看到字條后哭了,她給喬醫(yī)生回了一封信,寫了整整六頁紙。信上說:“我以為沒有人試圖了解我的內心。其實我非??释H人朋友了解我、關心我。你對我很好,我也喜歡你。我想跟你談談,但不知道怎么開口。”從此,喬醫(yī)生和蓉蓉開始了筆記本上的交流,蓉蓉一天天開朗起來,話也多了。一年后的母親節(jié),蓉蓉買了一束花給喬醫(yī)生,在卡片上她工工整整地寫著:“媽媽,節(jié)日快樂!”
孩子天生是不設防的,只要家長愿意傾聽和接受,孩子保持對家長的誠實坦率并不難,但家長對孩子實話實說卻不那么容易。
許多家長在對孩子表達感情方面卻很拘謹和克制。血緣之親,注定父母與孩子的紐帶不能割舍。而親子之情的深厚,是在日后父母與孩子耳鬢廝磨、朝夕相處中蓄積而成的。再深厚的情感也需要表達和交流才能互相帶來感激、慰藉和愉悅。家長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愛——語言、微笑、擁抱、親吻、撫摩、拍打、嬉鬧、善意的玩笑……我們并不一定非要學習西方的父母,把“愛”字掛在嘴邊,含蓄的語言和動作也同樣可以對漸漸長大的孩子充分表達關愛。只是家長不要片面地理解“打是親,罵是愛”,害怕過多的溫情會寵壞孩子。紀律、原則只是用于引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手段,而愛與關心才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擁有健康心理的源泉。找一個適合你性格的方式盡情表達對孩子的愛,不要為了樹立威信,擺出正襟危坐的姿態(tài),刻意與孩子拉開距離。
微微的父親性格內向,平時不愛說話。微微小時候,經常騎在爸爸的脖子上出去玩,他還喜歡動不動就猴在爸爸身上,叫爸爸給做個“雜技”,到現在爸爸還叫微微“小猴兒”。微微12歲了,也不太愛說話。但父子兩個經常一塊兒修車、下棋、打球……有一次,老師布置寫作文“我最敬愛的……”,微微毫不猶豫地寫了爸爸。
15歲的阿正在班級里經常打架,輪到他值日,他非但不掃地,還強詞奪理跟老師頂嘴。有一次,他作業(yè)未交,物理老師摸了一下他的頭問他原因,他立刻跳起來說老師打人。班主任了解到:阿正長期生活在外公外婆身邊,他的父母在外地做生意,很少回家。偶爾通電話,父母多半只是問:“考得怎樣?又這么差,你知不知道丟人?”老師給阿正的家長寫了封信,信中寫道:“孩子是我們的,更是你們的。孩子要吃飽穿暖,更要學好,他們不是牛羊,不是往青草旁一拴就行了,我們還要深情地看看他們,給他們梳理梳理毛發(fā)。哪怕是拍一下肩,搓一下孩子的手背,和孩子共看一次電視,孩子也會親近我們的。”后來阿正的家長經常跟孩子通電話,寫信給孩子,每周還打電話給老師詢問情況。每次接到父母的信,阿正都連跑帶跳地去找班主任和他一起讀。一學期結束,阿正獲得了進步最快獎。
許多家長不習慣于對孩子坦陳自己的真實感受。你在疲憊不堪的時候卻告訴孩子:“我不累。”你心煩意亂、坐立不安,卻對孩子說:“沒什么大不了的。”你面孔鐵青,卻說:“我沒生氣。”家長以為這樣可以避免影響孩子的情緒,但實際上,孩子是很敏感的。孩子毫無雜質的眼睛最能從家長的表情、語氣、動作中捕捉到不自然、不真實的東西。猜測和疑慮才是最讓孩子擔憂和不安的。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你要把孩子當作傾訴的對象,你只需要在面對孩子疑惑的目光時,簡單卻真實地說出你的感受和原因,讓孩子知道你信賴他,需要他的理解。孩子在感到受重視和被需要的時候,特別愿意配合家長,聽從建議。家長不過分壓抑自己的負面感情,可以更有效地調節(jié)情緒,更理智地對待孩子。同時,家長坦然面對困難,正視自己情感的態(tài)度,會成為孩子的榜樣,使他們也學會做真實的自己。
王女士在孩子5歲那年離婚了,她怕孩子受到傷害,就一直對孩子說父母因為房子的原因要分開住。8年以后,王女士終于下定決心告訴孩子真相,當她忐忑不安、字斟句酌地把話說完,孩子回答說:“媽媽,其實我8歲的時候就知道了。但我沒告訴你,怕你為我擔心。”
于女士下班后剛進家門,6歲的女兒珊珊就撲上來,纏著媽媽下跳棋。媽媽親親女兒,坐進沙發(fā),對姍姍說:“媽媽今天上班時候有些不順心,心情不好,而且特別累,這會兒沒有力氣陪你玩。你先看會兒動畫片,吃過晚飯,我們再下棋行嗎?”姍姍懂事地點點頭,一個人玩去了。媽媽回自己的房間里靜靜地呆了一陣兒,覺得情緒好多了。幾個星期后的一天,于女士接姍姍放學,姍姍有些悶悶不樂,沒等媽媽開口問,她就說:“媽媽,我今天心情不好,老師今天批評我了。”一路上,媽媽一邊關切地聽姍姍的陳述,一邊暗自欣慰: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