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孩子太功利的對待學習

本文Tag標簽:寶寶成長??

  小超的媽媽常對兒子說:“這個社會競爭激烈,你只有不停地學習各種知識,永遠比別人多一項技能,你的競爭力才會比別人強,你才能脫穎而出?!薄安皇菋寢尡颇悖悻F(xiàn)在多吃一些苦,將來考上名校,找個好工作,才能過得比較輕松。”小超能夠體諒父母的苦心,所以學習很用功口。

  我們常說做事要有計劃,有的放矢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實現(xiàn)目標。關于孩子的培養(yǎng)也是—樣的,很多父母都會考慮孩子將來做什么,成為什么樣的人,定下培養(yǎng)目標,并有意識地依據(jù)這個目標培養(yǎng)孩子。實際上,父母希望孩子具有各種能力,多半是為了提高孩子的競爭力。也就是說,教育明顯附上了功利性質。

  以藝術學習為例,許多父母讓孩子從小學習樂器、練習書法。對孩子進行藝術教育,本來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文化熏陶、培養(yǎng)藝術特長、修身蕎性、保持心靈健康的。藝術教育的基本功練習對于孩子來說也是磨難教育,培養(yǎng)孩子做事的恒心與毅力。但現(xiàn)在,藝術教育功利化已經(jīng)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各種組織機構舉辦的‘青少年藝術大賽。數(shù)不勝數(shù),很多比賽只是一種商業(yè)行為,目的是為了圈錢。而孩子們寧愿參加帶有商業(yè)性質的藝術比賽,也不愿意參加一些藝術水平很高的研討會,原因就是這些研討會不是比賽,沒有獎拿,而競賽獲獎對于孩子將來的升學會有幫助。另外,對于家長或孩子來說,能夠獲得藝術競賽的獎項,也是炫耀的資本。無論是出于什么目的,都帶有功利性卻不曾想到這種功利帶給孩子的會是什么樣的影響。對此,著名的鋼琴演奏家托薩曾告誡人們:“如果有一個滿懷功利心的家長站在身后,即使孩子是天賦神童,也難成大師。因為家長把音樂藝術作為追求成功的手段,功利心會污染孩子純潔的心靈,中斷孩子對藝術的攀登?!?/P>

  有人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的內(nèi)容很簡單,只有一句話:“你喜歡學習嗎?。調查的結果不盡如人意,但也并未出乎調查者的意料之外——70%以上的學生答“不喜歡”,僅有不到30%的學生答。還可以吧?!?/P>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呢?難道是他們天生就不喜歡學習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為什么幾個月大的孩子會睜大眼睛,到處看這個新奇、陌生的世界?又為什么孩子剛會走,就興奮地到處亂跑,這兒摸摸那兒碰碰,甚至時不時地把抓到手的東西放在舅里嘗一嘗,以此來認識、品味這個好玩的世界呢?又為什么那些才兩三歲的孩子,會把拿到的新玩具拆開,看看里面又隱藏著什么樣的秘密,以此來探求這個神秘的世界呢?種種事實告訴我們:人,天生是喜歡學習的,天生對未知的世界有著強烈的探知欲,這是—種無可否認的人類天性。那么,到底什么原因讓那么多的學生由,好學。變得,厭學,了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個小故事,雖然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與學習并無關系,但是卻也很好地解釋了轉變的原因。有位老人最近很受困擾,因為鄰居一些調皮的孩子每天聚集在他家的附近,向他的房子扔石頭,雖然老人想了很多辦法來阻止他們,軟語相勸,打電話給孩子的父母,甚至威脅叫來警察,但是結果不但不管用,孩子們反而更起勁,石頭扔得更歡了。

  經(jīng)過一番思考后,老人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將孩子召集到一起,對他們說:“我現(xiàn)在慢慢地喜歡上你們?nèi)邮^的游戲了,為此我愿意向你們付錢,每人每天1元錢,作為你們向我家房子扔石頭的回報。”盡管老人的話讓孩子們感到很驚奇,但他們?nèi)匀环浅8吲d地接受了老人的提議。于是,每天孩子們在約定的時間采向老人的房子扔石頭,老人也每天如約付給他們每人1元錢。

  這樣過了幾天后,老人又把孩子召集起采對他們說:“很抱歉,最近我掙得錢少了,無法每天付給你們每人1元錢了,你們看每人每天付給你們5角錢怎么樣?”孩子們聽后,雖然很是不高興,但最后還是接受了。

  又過了幾天,老人再次抱歉地對孩子們說:“最近我掙得錢更少了,連每天付給你們5毛錢也不夠了,只能每人每天1毛錢了……”

  聽著老人的話,孩子們迅速地交換了一下眼神,其中一個等不及老人說完就回道:“別想得美了,誰愿意只為了一毛錢干這樣的苦差事?”說完,孩子們就都走了,再也不向老人的房子扔石頭了。

  當與功利性相連時,連孩子們喜歡的惡作劇也失去其原有的味道,變?yōu)楸苤患暗目嗖钍隆摹昂脤W”到“厭學”其中的原因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所以,對待孩子學習的問題,我們必須要少一些功利性,不要讓獎狀、好吃的、比別人強、將來的好生活等功利性因素影響孩子學習的興趣。學習就是弄蠢我們還不會的知識。如果孩子體驗不到獲取知識本身的快樂,對知識本身不感興趣,自然會將它看成是苦差事。我們應該做的是激發(fā)孩子的興趣,燃起孩子渴求知識的欲望,讓他們體驗到獲取知識本身的快樂,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并最終實現(xiàn)自覺的學習。

  事實上,學習本采不就是件有趣的事嗎?人的一生離不開學習,我們生命中的各種事情都是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書本上的學習、實際操作中的學習等而得來的。如果我們?nèi)藶榈貫閷W習增添一些障礙或困難,讓人體味不到學習的樂趣,那么學習就會變成一種讓人避之不及的痛苦事;但是如果我們能想方設法為孩子們?nèi)コ@些障礙與痛苦,那么孩子們在享受著學習樂趣的同時,也就會享受到快樂學習所帶來的成果了。

  19世紀末,有一位喜歡小提琴的少年,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能成為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所以一有空閑他就練琴,練得心醉神癡。但遺憾的是,少年實在是沒有什么音樂天賦,基本不見進步。

  父母不希望孩子的愛好受到打擊而中斷,于是帶著少年去請教了—位老琴師,希望他能開導或指點一下這孩子。老琴師說:“孩子,你先拉一支曲子給我聽聽?!鄙倌昀伺粮衲崮?4首練習曲中的第三首,簡直破綻百出,不忍卒聽。一曲終了,老琴師問少年:“你為什么特別喜歡拉小提琴?”少年說:“因為我想成為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老琴師又問道:“你快樂嗎?”少年回答:“我非常快樂?!崩锨賻熥詈髮ι倌暾f:“孩子,你能享受到拉小提琴的快樂,這就足夠了,又何必非要成為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不可呢?”

  老琴師的話讓少年心頭那團狂熱之火從此冷靜下來。后來,他仍然經(jīng)常拉小提琴,但不再受困于帕格尼尼的夢想。這個少年是誰呢?他就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雖然他未能成為專業(yè)的小提琴演奏家,但在他的一生中卻從未間斷過小提琴的演奏,小提琴可說是他一生最好的伴侶之一,而且他的小提琴演奏能力也得到了朋友圈內(nèi)的一致認可。愛因斯坦是幸運的,因為對他喜歡的東西,父母并沒有因為他是否擅長,又是否是一個有前途的行業(yè)而否定或肯定,而只是因為他的喜歡而給予了最大的幫助。有人說:“競技場上,從雙杠上摔下來的總是那個一心想當冠軍的選手?!睂W習是對未知事物、未知世界的探索,這種探索的過程是充滿快樂的。在這種快樂的探索過程中,孩子的頭腦和思維才會得到發(fā)展,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fā)。在此,請父母們在對待孩子學習的問題上還是少一些功利性,以免誤將你的孩子推上遠離甚至厭惡學習的道路上去。

還有疑問嗎?請留下您的問題,15分鐘內(nèi)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