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常容易出現(xiàn)的感冒、發(fā)燒、腸胃不適等問題,與家庭養(yǎng)育方式有很大關系。
如今,媽媽們大多怕寶寶營養(yǎng)不良、吃苦受凍,卻不明白衣食無憂、白白胖胖的寶寶何以那么嬌氣、愛鬧???其實,原因正是大人把寶寶養(yǎng)得太精細,吃得太飽,穿得太暖了,反而成了“溫室里的花苗苗”。
中醫(yī)認為“若保小兒安,常須三分饑與寒”。這一理念已被越來越多注重科學育兒的父母所接受,但真正執(zhí)行起來,卻也讓父母們感到為難——
“饑”與“寒”的尺度如何把握?
怎樣才能知道寶寶是不是過飽或過暖呢?
“饑”與“寒”的養(yǎng)育方式,在生活中該如何執(zhí)行呢?
三分饑
中醫(yī)認為“小兒天生三臟不足,即脾常不足、腎常虛、肺常不足”。
處于生長發(fā)育旺盛階段的寶寶,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求十分迫切,但脾胃虛弱,對食物的運化能力差,吃得太多便容易造成食物積滯,引發(fā)消化系統(tǒng)的疾病,如消化不良、便秘等。而食積必定會化痰產熱,內熱同時遭遇外感風寒,也容易引發(fā)感冒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
尺度把握
“三分饑”不等于挨餓,也不是只讓寶寶吃“七分飽”,它是一種虛指,意在提醒父母,不要給寶寶吃得太多太飽。
父母可以細心觀察,如果寶寶出現(xiàn)舌苔白厚、口唇紅、口臭、尿黃、大便多、不消化等表現(xiàn),這就很可能意味著,你們給寶寶吃得太多了,需要適當減少食量。
生活注意
合理飲食
健康的飲食結構應符合粗細結合、葷素搭配的原則。很多寶寶吃得過于肥甘厚味,肉類、甜食等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攝入過多,粗糧、綠色蔬菜、水果卻吃得很少。這樣的飲食,即使量不大,也容易助痰生熱。
科學喂養(yǎng)
家長常采取每日多餐的形式喂養(yǎng)較小的寶寶,這樣很容易吃多,其實寶寶斷奶后,就應該盡量跟大人一起遵循“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了。如果已經習慣吃輔食的寶寶吃飯時用舌頭給頂出來拒吃,證明他已經吃飽了,應立刻停手,不要再強喂;寶寶不餓時,也不要追著喂。不要因為寶寶瘦就一味“補”,若不經常生病,瘦寶寶一樣很健康。
控制零食
零食吃得太多,既影響主食的攝入,還會給寶寶身體帶來不必要的負擔。高脂高熱的零食,如冰激凌、薯片、炸雞、棉花糖、巧克力派等盡量不吃。
如果寶寶看到別的小朋友吃“嘴饞”怎么辦?可適當為寶寶選擇堅果、酸奶、果蔬等作為零食替代品。
飲食建議
夏秋之交,寶寶的日常飲食同樣應該少油膩,少吃羊肉、蝦等食物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蔥、姜、蒜、韭、椒等,而多吃應季的蔬菜、水果,山藥、冬瓜、絲瓜、薏米等健脾利濕的食物仍可食用。
中秋前后,氣候變得干燥,“秋燥傷肺”,早晨喝些養(yǎng)陰潤燥、生津止渴的粥品,如甘蔗粥、玉竹粥,于養(yǎng)生有利。媽媽還可以給寶寶多吃點酸味食物,如山楂糕、紅棗烏梅湯,以開胃健脾,增進寶寶食欲。秋季當令的酸味水果,如蘋果、葡萄、石榴、柚子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特別提醒一句,入秋以后,西瓜、香瓜、菜瓜都不宜多吃,否則會傷脾的。
三分寒
寶寶的肺很嬌嫩,一旦受涼很容易發(fā)生呼吸道感染,故而夏天不宜過分貪涼。但入秋以后,如果穿得過暖,寶寶出汗后,冷風一吹,更容易受寒生病。
健康的身體是鍛煉出來的,寶寶穿衣適量,特別在入秋以后,經常處于“三分寒”的環(huán)境中,有利于提高皮膚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性,不那么容易遭受外邪的侵擾。
尺度把握
“小兒屬純陽之體”,相比成年人,寶寶的火力更旺,穿衣方面起碼要跟成人一樣,甚至要比成人少穿一件。
為寶寶增減衣服時,摸摸寶寶的小手是溫溫的,證明衣服穿著得當;寶寶熟睡時,不出汗、不踢被,腳也是溫暖的,證明被子的薄厚合適。
生活注意
多在戶外活動
想要提高寶寶身體的耐受性及抗病能力,戶外活動是必不可少的。寶寶活動之前,要給他減一件衣服;寶寶活動之后通常會滿頭大汗,這時,應該先用干毛巾幫寶寶將汗擦干,汗干之后,再酌情減衣。
不依賴空調
適當讓寶寶多接觸冷空氣有好處,但空調是個例外。空調是幾乎每家必備的電器??照{的風很硬,寶寶出汗后吹冷空調很容易生病,即使寶寶沒出汗,進空調房時也要穿一件厚一點的衣服。有寶寶的家庭,秋老虎季節(jié)的空調溫度也應調到26℃左右。
穿衣建議
寶寶活動量大,極易出汗,應為寶寶選擇吸水、排汗且透氣性好的棉質衣物。入秋以后,一般情況下,能不開空調就不開,僅以門窗通風即可,室溫在30℃左右時,可以只給寶寶穿一條小短褲。
同時提醒父母注意:“秋凍”并不意味著非要“挨凍”。晝夜、室內外溫差大時,應及時為寶寶增減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