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抵抗疾病的歷史長河中,人們發(fā)現(xiàn)當細菌或病毒侵入人體后,機體就產(chǎn)生了一種抵抗這種細菌或病毒的物質,叫做抗體。病愈后,這種特異性抗體仍然留存在體內,如再發(fā)生這種細菌或病毒侵入人體,人就有抵抗力而不再得此病。這種抗體在血內維持的時間可長可短,如麻疹、水痘、腮腺炎、百日咳等傳染病,患過一次后就不會再患第二次,就是這種特異性抗體終身維持在體內的結果。預防接種就是根據(jù)這個道理進行人工預防。具體方法是把細菌、類毒素或病毒進行特殊處理(有的致死、滅活,有的減毒),而后制成多種特異的疫苗、菌苗或抗毒素等,再接種到人體內,刺激機體產(chǎn)生特異性抗體,當這種病原體侵入人體時,機體就有足夠的抵抗力去消滅病原體,從而不發(fā)病或發(fā)病很輕。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預防接種也一樣,每一種預防針有其高度的特異性。接種卡介苗只能預防結核病,不能預防其他疾病;接種乙肝疫苗只能預防乙型肝炎;故不能認為打一針預防針可以“預防百病”。
為了能在1歲之前預防結核病、乙型肝炎、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破傷風及麻疹等7種傳染病,,小兒在第1年內必須按照我國的免疫程序完成“五苗”的接種,使小兒體內對上述7種傳染病產(chǎn)生特異性抗體,這就叫“基礎免疫”。應該指出,基礎免疫所獲得的抗體,在體內只能維持一段時間(各種預防針的維持時間各不相同),待體內的抗體濃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應再接種一次,再一次刺激機體產(chǎn)生免疫抗體,使它維持在足以抵抗病原體的較高水平上,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加強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