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聰明有標準嗎

本文Tag標簽:聰明標準??

  “這孩子話說得早,真是聰明”

  “走路走得早的孩子要聰明些”

  “會爬的孩子聰明些”

 
  誰家有了小寶寶,周圍熱心腸的爺爺、奶奶、伯伯們,都愛用各自的標準和說法將小寶寶評判一番。說得多了,年輕的爸媽們也犯了糊涂:寶寶聰不聰明,難道還有個標準不成?

  不同年齡的寶寶,聰明標準各不同

  兒童的智力發(fā)育參差不齊。對于3歲前的寶寶,民間通??醋呗?、說話等的早晚來判斷是否聰明。市兒童醫(yī)院副院長吳燕祥認為,兒童智力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與遺傳和教育環(huán)境、營養(yǎng)等因素有關,判斷兒童聰明的標準是不同年齡的不同表現(xiàn)。

  1—3歲寶寶聰明的標準

  一般來說,1歲左右的寶寶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獨立行走有些膽怯,所以這時不能把說話和行走作為是否聰明的主要依據(jù)。但1歲以上3歲以下寶寶的行為活動是其智力發(fā)育水平的標志。家長可以根據(jù)寶寶的坐、爬、走、言語等來判斷寶寶的智力發(fā)展程度。

  據(jù)介紹,寶寶行為的發(fā)展有一定規(guī)律,何時出現(xiàn)某種行為有一定次序。如對積木的反應,寶寶1歲時只有試疊動作,15個月能疊起兩塊,而18個月能疊起3-4塊,這是兒童神經系統(tǒng)和運動系統(tǒng)逐步成熟所表現(xiàn)的不同行為反應。

  到兩三歲時,寶寶的智力發(fā)育有重大變化。主要有如下特點:

  ·學會了獨立行走、跑、跳等許多新的隨意動作:2歲能拿小匙吃飯,3歲會用小手串珠子,會用筆畫圈。

  ·能理解成人的言語,也能用語言與成人進行最簡單的交流。

  ·開始最初的游戲,同時逐步有可能開始最簡單的模擬活動和自我服務性勞動:如吃飯、洗手、穿簡單衣服等。

  ·自我意識萌芽,智力活動有一點隨意性,開始有了自我意識:比如會將自己的玩具抱住,告訴他人“這是我的”。

  ·有獨立行動的愿望和最簡單的想象:如主動拿筆畫一些圖案等。

  ·感覺和知覺也有明顯發(fā)展:如能辨別紅綠藍等幾種基本顏色等。

  健康是寶寶聰明的基礎

  寶寶是否聰明,還要靠父母在后天科學營養(yǎng)地進行喂養(yǎng)。母乳是最佳的天然營養(yǎng)品,而且有防病作用。6個月以上的嬰兒可開始添加蛋黃、碎魚肉、肝泥、果泥等輔食,同時可試吃固體食物如餅干等。這些輔食可以增加孩子的咀嚼能力,促進牙齒發(fā)育,幫助孩子的大腦加快發(fā)育。

  嬰兒在1歲時最好以進食物為主,每日4—5餐,早晚餐吃些奶。總之,食物的質地也要逐步從流質到半流質、軟食到固體食物的轉變過程,從而過渡到兒童膳食,在斷奶時不致因飲食的突然變化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而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

  另外,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保證睡眠、多通過撫摩與寶寶進行情感交流對寶寶的智力發(fā)育很重要。

還有疑問嗎?請留下您的問題,15分鐘內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