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位父母,忍心并甘心看到自己努力培養(yǎng)的孩子被他的“壞”朋友而帶消極影響。但是,同樣不能否認的是,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朋友。那么顯然,孩子與誰交往、與誰相互學習、產(chǎn)生怎樣的變化,成了父母關注的一大方向。有一句諺語:“你可以選擇朋友,但無法選擇家人。”然而,對于孩子來說,這樣的規(guī)則是否依然適用?還是,孩子的家人有權(quán)為他選擇朋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公平起見: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被積極和正確的環(huán)境所圍繞——從他們出生起即如此。父母不想看到孩子被“錯誤的人群”影響,也不想看到誰來打破孩子的常規(guī)生活。然而,父母不希望發(fā)生的事,并不代表就不會發(fā)生??陀^地說,父母沒辦法每時每刻都陪伴孩子左右,每一天都有可能發(fā)生令人措手不及的狀況。
來自國外的育兒專家例舉了相關事例說明,有一位媽媽意識到向來熱衷于閱讀的兒子最近變得很被動。而事實是,兒子與班級新來的一個小男孩近期成了好朋友,可是那個孩子給他帶來了負面影響。然而,盡管如此,專家仍表示,事實上旁人是不會親眼目睹孩子的友誼是如何對彼此形成消極影響的,但是不難從他們相處的情景,以及孩子的轉(zhuǎn)變而發(fā)現(xiàn)。
選擇方式方法很重要
對于提供給家長的建議,專家表示,父母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老師們每天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并不少,如果他們能夠?qū)⒆有纬闪己玫挠绊?,其作用并不遜于父母對孩子的幫助。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老師也只起到某一方面的作用,同時他們不能因為家長不喜歡某個學生成為自己孩子的朋友,而隨之歧視。當父母抱怨別的孩子表現(xiàn)不好,影響自家兒女時,別忘了還有一句古老的諺語:“一個巴掌拍不響”。
作為對家長的忠告,專家還分析,幫助孩子建立自尊與恢復能力同樣重要。當父母在試圖阻止孩子的一段友誼時,應該考慮到他們的年齡、接受方式以及自尊意識。
來自專家的溫馨建議
此外,專家還給出了以下一些建議貼士:
父母可以試著了解孩子朋友的家庭情況,考慮是否匹配。避免在思考及決定的過程中拖泥帶水。
如果想與對方孩子的父母見個面,未必是件輕而易舉的事。但是,如果考慮在家里舉辦親子活動,或許就沒那么復雜了。
一味的試圖阻止孩子與朋友相互學習,并不總是正確的選擇。這只會導致孩子更多地關注他們的友情,并且認為父母從來不了解自己。
父母需要多傾聽客觀、理智的聲音。
就這段友誼關系,父母不妨與孩子坐下來,列出利弊,加以分析。同時,讓孩子明白,所謂友誼,有著怎樣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