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那年,劉璇進了長沙市少年宮體操班。從此以后,她的時間表就排得滿滿的:上午上學,下午1點半到4點在業(yè)余體校練習,4點到7點再趕到專業(yè)隊練習,7點回家以后,還得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yè)。作為一個小學生,她夠忙夠累,但她從不抱怨。奶奶心疼她,不想讓她再練了。但爸爸明白“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語重心長地告訴女兒 :“璇子,你已經(jīng)長大了,可以自己拿主意了。如果你想完成自己的心愿,站上世界冠軍的領(lǐng)獎臺,不給自己留下遺憾,那你就要練下去?!熬瓦@樣,家里又狠起心腸把她送到了體操房。
一次,劉璇得了腮腺炎,爸爸替她請假在家里呆了幾天。然而,真的空下來,劉璇卻開始想念體操房,想念海綿坑,想念那些跟她同甘共苦的小伙伴們。她磨著爸爸,要他帶她去體校,爸爸明白女兒的心意,就把她送了回去。
在劉璇心中,體操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而父母是最理解她這種心情的人,他們 對待環(huán)境的態(tài)度:一種是躲避;一種是面對-適應(yīng)、改變。
總在她疲憊泄氣時給予鼓勵支持,在她滿足自得時給予鞭策警醒。劉璇奧運的金牌上有父母的一半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