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最近特別愛打人,媽媽抱著他的時候,他拿媽媽的臉當靶子,啪啪拍個不停,一邊拍還一邊樂。
媽媽帶他去姥姥家玩,吃完午飯,姥爺睡著了。文文偷偷溜進房間,伸手就是一巴掌,打得姥爺血壓一下子就上來了。
最讓媽媽生氣的是,文文出去玩的時候也打人。多大的寶寶都敢打,人家打他的時候,他就變成了木頭人,任憑人家打。媽媽是又生氣又心疼,覺得他真是調皮啊!
不是簡單的攻擊性行為
打人屬于攻擊性行為,所以寶寶一打人,媽媽首先想到的是這個孩子不老實,有攻擊他人的傾向,便想方設法地阻止寶寶。有的媽媽為了讓寶寶嘗嘗挨打的滋味,甚至動手打寶寶,可惜,如此用心良苦不一定收到好效果,因為寶寶打人不一定是攻擊性行為!
爸爸媽媽一旦認為寶寶打人是有攻擊傾向,就會發(fā)現(xiàn)寶寶所有的行為都會帶有“攻擊”的嫌疑。寶寶1歲以后,手部動作的敏感期到了,逐漸地會走了、能跑了,他們的各種動作都是有目標的。即便是打人,也含有一定的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當寶寶發(fā)出“打”這個友好的動作的時候,想不到做出這個動作后的后果,不知道也不能做到很好地控制這個動作的力度,但把別人打疼了并非他所愿所想。
如果媽媽簡單化地認定寶寶有暴力傾向,不問問寶寶為什么要打別人,就不會猜透寶寶的心思,可能會錯怪寶寶。錯怪的次數(shù)多了,媽媽給寶寶定性為“打人”“攻擊行為”,寶寶的一生都會因此受到影響。在以后的生活中,媽媽會有意無意地用這幾個字去解釋寶寶的一些行為,可能會強化寶寶的行為,使得寶寶可能在歪曲的定性中走向歪路,或者一生都在錯誤的心理定位上苦苦掙扎,痛苦不堪。
有個小男孩,生得虎頭虎腦。不管見了年齡大的還是年齡小的孩子,都會伸出手給一巴掌。雖然有礙于大人的面子,對方家長不說什么,但是總是不高興的。
有一天,小男孩一巴掌拍在了一位正在玩耍的小伙伴的腦袋上,對方回手就是一拳,把小男孩打哭了。媽媽把哭著的兒子抱開后,問兒子:“很疼,是不是?”小男孩哭得更帶勁了。媽媽接著說:“你打了那位小哥哥,人家也很疼?。∫院?,不要動手打人了!”媽媽知道,即使說了不要動手打人,小孩子也不一定會記住。于是,媽媽和爸爸商量,每天爸爸都抽出時間和男孩對打,以此消耗兒子的精力!果然,從那以后小男孩不怎么打人了!
為了不讓寶寶的命運從伸手“打”人那一刻開始就滑向糟糕,媽媽要從寶寶心理發(fā)展的角度去解讀寶寶打人的意圖,去查找自己是否有教育不當?shù)男袨椤?/p>
處理好打人行為
打人是寶寶成長階段的一種表達方式,類似于一種比較常用的手勢,很多時候,不同于暴力動作“打”,那么,遇到寶寶打人的時候,媽媽怎么做,才利于寶寶成長呢?
寶寶打人的習慣是怎么養(yǎng)成的呢?寶寶幾個月的時候,到了手部動作敏感期,他們會積極練習抓捏拍打等各種動作,這些活動,不但是寶寶手部肌肉成長的需要,同時也是寶寶智力發(fā)展的需要。
寶寶9個月上下的時候,手的功能分化有了進一步發(fā)展,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有了很大的突破。他們很快愛上了拍打這個能強烈刺激別人的動作,并從中體會到了一種能表達自己的快樂。
當寶寶做出拍打動作的時候,不管寶寶是在跟人打招呼,還是在表達某種情緒,或者是想引起別人注意,媽媽都要迅速制止他。
比如,當寶寶拍打別的寶寶的時候,媽媽要迅速截住寶寶的手,然后改變動作,對他說:“哦,寶寶想跟小伙伴打招呼!這樣打招呼,握個手吧!”這樣,寶寶就會懂得跟人打招呼要用握手的方式。
寶寶最初的拍打動作,大都來自于和父母嬉戲時候拍打父母的臉。即便這個動作是無意識的,父母都不要因為寶寶會打自己了而開心或者和寶寶對打,也不要裝作疼痛的模樣,而是選擇默默地把寶寶的手從父母臉上拿開的方式。然后,教會寶寶使用親吻、撫摸、拉手等方式,表達對父母和小朋友的愛。
有的媽媽很喜歡和寶寶一起玩,高興的時候,即使寶寶打她臉也是笑嘻嘻的,不高興的時候,伸手就是一巴掌,甚至把寶寶打哭。這無疑是在教給寶寶打人是發(fā)泄不良情緒的方式,寶寶以后不高興了就會想到打人,打媽媽。
當寶寶很高興地伸出手的時候,家長可以迅速伸出自己的手,和寶寶“對掌”!從寶寶的心理來說,他只是想做手部動作“拍打”,打在哪里并不介意,所以,媽媽可以通過和寶寶玩“你拍一,我拍一”來轉移寶寶注意力,并形成一種拍打慣性,這可以減少寶寶打人的次數(shù)。
媽媽一定要明白,寶寶最初的很多行為是模仿來的,要想寶寶不打人,媽媽還要防止寶寶看到一些充滿打斗場面的電視節(jié)目、動畫片、打架斗毆場面,多帶寶寶看一些充滿禮儀、溫情的畫面,同時夫妻之間也要禁止動手,并少跟愛打人的寶寶一起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