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同志來信說:她的孩子今年10歲,上小學五年級。從上學起就頑皮、多動,學習馬虎。三年級時,上課小動作多,咬鉛筆,切橡皮,亂涂課本,亂刻課桌。到了五年級,上課時主動和鄰座同學講話,有時做鬼臉,講笑話,逗引同學,或搖椅敲桌,破壞課堂秩序。放學的路上東蕩西逛,不能按時回家。在家做作業(yè)時,課本、作業(yè)本、鉛筆、橡皮、文具盒攤得滿滿一桌,邊做邊玩,咬鉛筆、涂課本、東張西望。學習成績越來越差,期末考試門門“紅燈”。平時跟他談談,他也表示要努力改正,但一轉眼又是老樣子。
其實,活潑好動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像上述孩子那樣的好動”,就有點異常了,該稱之為“多動癥”。多動癥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心理疾病,智力一般正常,發(fā)病率約為3%一5%,男孩約為女孩4——9倍。怎樣確定孩子是否患多動癥呢?根據國際診斷標準,多動癥兒童必須具有注意渙散、沖動任性、活動過多等幾個特征。
注意渙散
至少具備下列之中的3項:1、做事往往有始無終。2.上課常常不聽講。3、注意力容易隨境轉移。4、很難集中思想做功課和從事其他需要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情況。5、很難堅持做某一種游戲或玩耍。
沖動任性
至少具備下列之中的3項:1、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2.過于頻繁地從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3、不能有條不紊地做事情。4、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5、常在教室里突然大聲叫喊。6、在游戲或集體活動中不能耐心地等待輪換。
活動過多
至少具備下列之中的2項:1、坐立不安。2、經常奔跑。3、難于呆在教室座位上。5、終日忙忙碌碌,沒完沒了。
其他還有:7歲以前開始出現多動現象;至少持續(xù)6個月以上。
在應用上述診斷標準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在允許活動的場合,如下課時、放學后,不管孩子的活動多么厲害,也無診斷意義。只有在不該活動的場合,如上課、做作業(yè)時,他仍約束不住,始終動個不停,才有診斷意義。
第二,如只有活動過度,而無注意力渙散,不能診斷為多動癥。但若注意力渙散明顯,雖無活動過度,亦應考慮有多動癥的可能。此屬所謂“不伴多動的多動癥”。美國從1979年起,根據多動癥最為常見和突出的癥狀是注意力集中困難,已把“多動癥”改稱為“注意缺陷癥”,并分為“注意缺陷伴多動”及“注意缺陷不伴多動”兩種,后者即謂的“不伴多動的多動癥”。